英偉達會重蹈思科的覆轍嗎?
過去一年多,當「宇宙第一股」英偉達瘋狂地不斷創出新高,市場流傳著一種說法:連美國高中生都在買英偉達股票。
這並非空穴來風。 8月27日,Reddit上出現了一個貼文:祝我好運!我剛剛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,在 Nvidia 明天公佈收益之前,將我的 20,000 美元大學學費投資於 Nvidia 股票。對此我既興奮又焦慮,但我希望一切順利!你們覺得呢?我是瘋了嗎,還是可能是個天才之舉?
以下有幾百條評論,大部分人持批評態度:「這是一個愚蠢的決定,怎麼能拿自己的學費去賭博,明天無論結果怎樣,都應該馬上離場。」事實上,謹慎的投資人一直擔心英偉達股價隨時可能崩盤,畢竟2023年以來英偉達股價漲了近8倍,2024年以來也漲了近2倍。
但也有少數人樂觀地認為,雖然這是一個冒險的舉動,但他極有可能賺到錢,英偉達二季度盈利肯定超預期,因為已發布二季報的AMD 盈利和預期都超出預期。悲觀者總是對的,但樂觀者才會贏。
8月28日盤後發布的英偉達2025財年Q2(2024.4-6月)季報,業績果然全面大超預期:營收再創新高,達到300.4億美元,超過預期的288.6億美元,同比增長122% ;其中資料中心營收262.72億美元,超過預期的251億美元,年增154%。每股收益0.68美元,超過預期的0.65%,年增152%。毛利率75.7%,超過預期的75.5%,較去年同期上升了4.5個百分點。
你以為那位學生賭注押對了,將大賺一筆?不幸的是,財報一發布,英偉達盤後股價就大跌超過7%。 8月29日開盤後,英偉達一開始還算堅挺,只跌了一兩個點,但後半場還是沒挺住,最終以跌6.38%收盤,市值一夜跌破3萬億美元。
而英偉達股價之所以大跌,僅是因為英偉達預期三季營收成長83%,這將是英偉達六季以來首次成長低於100%──股價代表未來,一切預期早已price in。投資人一直擔心的問題現在愈發折磨他們:AI泡沫什麼時候破滅?英偉達會不會重蹈思科覆轍?
作為生成式AI淘金熱中的鏟子公司,AI營收確定性最高的投資標的,這就是英偉達吸引全球資金甚至高中生瘋狂買入的魅力所在。然而,隨著越來越多資金的湧入,英偉達背負了市場太高的期望,逐漸到了不能承受之重。
就在昨天的大跌前,英偉達市值仍高達3.09兆美元。在美國七大科技巨頭中,僅次於蘋果的3.44 兆美元,略高於微軟的3.05兆美元。比Google的市值高出53%,是Meta市值 的1.4倍。
但若以營收規模計,英偉達在七大巨頭中僅排名第六。 2024年4-6月,亞馬遜營收1,479.77億美元,蘋果(2024財年第三季)營收857.77億美元,Google營收為847.42億美元,微軟(2024財年第四季)營收為647億美元,Meta 營收為390.71億美元。英偉達的營收300億美元,僅高於特斯拉的255億美元。
若以淨利計,英偉達則排行第四。 2024年4-6月,Google淨利為236.19億美元,微軟為220.36億美元,蘋果為214.48億美元,英偉達165.99億美元,亞馬遜134.85億美元,Meta 134.65億美元,特斯拉14.94億美元。
但如果論淨利率,英偉達則遙遙領先其它巨頭。 2024年4-6月,英偉達淨利率高達55.26%,遠超Meta的34.46%、微軟的34%、Google的27.87%、蘋果的25%,亞馬遜的9.11%、特斯拉的5.86%。
英偉達的本益比(8月28日)更是高達73.5,更早之前是75倍(總有投行說它的本益比只有45倍或30倍,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),而特斯拉市盈率為57倍,亞馬遜為40倍,微軟為34.8倍,蘋果為34.47倍,Google為23.6倍,Meta的本益比為26倍。如果說七大巨頭有一半的本益比都過高,而英偉達的本益比則是高得離譜。
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訊號,自從今年6月英偉達股票一拆十之後,CEO黃仁勳幾乎每天都在賣出英偉達股票。自6月1日到8月8日,他共減持了480萬股英偉達股票,套現金額近5.80億美元。這似乎印證了資本市場的一個說法:拆股是為了降低門檻,讓更多的散戶可以進來接盤。
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象,投資人擔心的核心問題是:英偉達業績的高成長還能持續多久?
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,四大雲廠商和AI巨頭都在不計代價地搶購英偉達的GPU,AI投資的力度在今年第二季達到了高峰:
根據剛揭露的最新財報,亞馬遜第二季資本支出 163.93億美元,年增57%,整個上半年用於支援 AWS 所需的資料中心資本支出共約 305 億美元;
微軟第二季資本支出138.73億美元,年增55%;其中,雲端和 AI 相關支出約佔總資本支出的一半。
Google 第二季資本支出為 131.86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91%。 Meta 第二季資本支出 為81.73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33%。
如果將2023、2024上半年的資本開支加起來,這四大巨頭過去一年半的資本開支共高達2,376.75億美元。如果有一半用於資料中心,也有千億美元的規模,足以支撐英偉達資料中心業務的高成長。
然而, 這樣的投資力道還能持續多久?謹慎的投資人認為,經歷近兩年時間,人們發現生成式AI的價值被嚴重誇大了。它不過是一個統計模型,預測接下來最有可能出現的單字、像素、歌曲音符或其他資料集,並沒有如大家想像的那樣神奇地接管生產力和創造力。
而且人工智慧很貴,消費者並不願意支付 20 美元以上的費用,這導致Inflection、CharacterAI 等AI新創公司紛紛撐不下去,只好賣身於微軟、谷歌這幾個巨頭。
而巨頭們目前正用生成式AI改造老業務,如果哪一天它們發現哪怕買入了足夠的GPU,但仍無法獲得相應的回報,它們一定會削減開支,而那時英偉達的高增長就到頭了。
如果僅從業務的角度,我倒認為英偉達的成長空間不足為奇。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
首先,GoogleCEO皮查伊已經明確表態,投資不足的風險高於投入過度的風險。這代表了巨頭們當下對待AI的態度,與產能過剩相比,他們更擔心在競賽中落後。
隨著大語言模型變得越來越先進,它們將需要越來越多的運算能力,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 GPU。例如,Meta 表示其 Llama 4 LLM 可能需要比先前版本高 10 倍的運算能力來進行訓練。
四大巨頭在二季報都明確表示了,將維持或增加接下來的資本開支。例如微軟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,未來將持續擴大基礎建設投資,FY25 資本支出將高於 FY2024。 Meta 將全年資本支出預期從 350 億美元-400 億美元上調至 370 億美元-400 億美元。
馬斯克近日也展示了特斯拉新的超級電腦Cortex,它擁有10萬顆英偉達H100 和H200晶片,用於訓練FSD和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的神經網路。
英偉達也以一年一迭代的策略,透過不斷升級產品來刺激AI投資。例如今年3月在GTC大會上推出的Blackwell晶片,訓練性能是hopper晶片的2.5倍,推理性能是其5倍,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巨頭們不斷加碼AI的軍備競賽。
黃仁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也稱,算力需求每年翻一倍。
其次,全球AI的建設仍處於早期。每一個新技術從發明到普及至少需要十年以上:1970年代PC發明,80年代產品才成熟並開始進入工作場景,到90年代中後期才開始進入普通人的生活。到2000年後才在全球大規模普及,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時間。
iPhone從2005年發明以來,到2010年iPhone4推出,智慧型手機才開始被大眾接受。到2015年左右,才迎來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井噴,也花了十年時間,但速度明顯比PC快。
AI也必經歷類似的周期,而且可以肯定的是,其普及的速度會更快。從去年以來,微軟、谷歌和蘋果不遺餘力地將AI部署到硬體上,推出AIPC 和AI手機,而且已經取得成效。根據統計,2023年全球AI手機滲透率已達5%。
中銀證券預計,2024 年 AI 手機滲透率預計將達到 16%,AIPC 滲透率預計將達到 18%,與1992 年 PC 約 20%的滲透率水準接近。
而英偉達之於AI的角色與當年英特爾之於PC的角色很相像。而英特爾的股價從1992年的不到1美元到2000年分拆前的40多美元,世界從來都這麼瘋狂。
最後,除了用於建造資料中心的GPU,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未來也將驅動英偉達的成長。
隨著特斯拉推出FSD,其它國內外廠商都在自動駕駛上加大了投入。例如Google二季報時宣布今年要為waymo投入50億美元,而身為自動駕駛晶片的主要供應商,英偉達一定將從中受益。
在炙手可熱的人形機器人市場,英偉達也做了全面部署。今年3月的GTC大會上,英偉達展示了它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全盤佈局,包括人形機器人的通用基礎模型GROOT、訓練平台Isaac sim和專用晶片Jetson Thor。雖然人形機器人產業還在非常早的階段,特斯拉等領頭玩家都遠未到量產階段,但這也對應著英偉達未來巨大的成長空間。
英偉達在產品技術上的優勢如此之多,但並不代表它的股價能像之前那樣氣勢如虹地漲下去,畢竟影響股價的因素實在太多了。
不知那位企圖一夜致富的學生將如何處理他的學費,當時有一條留言特別值得深思,這位網友寫道:思科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期間損失了90% 的市值(我查證的準確數據應為83%),儘管它只有兩個季度的淨利潤為負(經查證是當個財季出現十年來首次負利潤),收入下降了33%。
雖然把英偉達跟思科進行類比,過於簡單粗暴,但至少也給狂熱的投資人提個醒吧。
寫在最後,境外消費買股票也可以使用國際虛擬信用卡。 NIUNIUCard平台就是一個專門提供開通國際虛擬信用卡的平台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客服TG(@bullbull1999)諮詢了解。